2020-04-02 17:22 来源:中国品牌网
曹终于放弃美国绿卡,以国家利益为重,捐款110亿元人民币。
我两天前看到一条信息,曹德旺捐款4000万!
这笔钱将用于支持福州抗击疫情,帮助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这不是他第一次慈善捐赠。
早在中国疫情爆发时,曹就向捐赠了1亿现金。
得知武汉不缺现金和防疫物资后,曹又拿出100万元在德、法、美筹集物资,购买了242万件份防疫物资捐赠给武汉。
看到这里,许多人都有一个问题:曹德旺到底是谁?怎么从来没听过?这次怎么捐了这么多钱?
事实上,他有一个头衔:“中国首善”。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个人捐赠金额达11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金额最大的一笔。
除了捐款,曹的也被称为玻璃大王。
《开讲啦》年,撒贝宁介绍他如下:“马路上跑的汽车,每五辆车里面,有四辆车的玻璃,就是出自他的工厂。”
专心致志做企业,一心一意做慈善,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这些年来,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曹。
1983年,曹获得了他的第一桶金。
小学老师来要求他为学校捐赠桌椅。
他甚至没有想过。他派人测量桌椅的大小,并为小学更换新设施。
当时,他手里只有2万元。他几乎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这次捐赠上。
后来,当工厂开业时,一对夫妇恳求他帮助女儿支付肾移植费用。
经查证属实,曹承担了手术及排斥治疗的全部费用。
帮这个女孩治病,帮了三年。
没想到,他一接到女孩主治医生的电话,就知道女孩再三恳求医生继续出具拒绝证明,以便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的钱。
那一刻,曹德旺心都凉了。
捐赠这些年来,他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但他始终相信,这个世界好人多,能多帮一个就多帮一个。
早在2007年,曹就在西北农林大学设立了“曹奖学金”,这是一项为期10年的有针对性的捐赠,旨在帮助贫困儿童完成学业。
随后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曹亲自赶赴灾区,捐款2000万元。
2009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曹捐赠了2亿元。
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时,曹大笔一挥,将1亿元人民币转入当地账户。
他和妻子一起捐赠了这对夫妇持有的股份,并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委员会。
你知道,他们的股票市值高达40亿元人民币。
这家基金会,成为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会。
其他人说他很慷慨,但曹没有。他说:“企业家若没有责任感,充其量是富豪。”
他说他尝过贫穷的滋味,所以他知道数千美元对贫困家庭有多重要。
作为企业家,他愿意多承担责任,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度过难关。
为了保证捐款顺利发放给有需要的人,曹不时监督捐款的发放情况。
当向西南五省捐款时,他要求在6个月内将2亿元的慈善资金分发给近10万农民,从0.1万元到5.9万元不等。
还聘请了一个特别监督委员会来监督捐款的使用。
捐款后,曹非常认真地说:差错率不超过1%,管理费不超过3%。
我们将有非常严格的监管,当疫情结束后,我们将检查我们的捐款将流向哪个账户?谁花的?它是如何工作的?
许多人说你们用曹德旺钱的时候要小心,要把钱用好。
事实上,相反,当曹出生时,他的家庭由繁荣走向衰落。在困难时期,全家人甚至没有足够的食物。
1946年,曹出生在上海一个相当不错的家庭。那时候,在战争期间,他的父母带着他们所有的财产和曹一起逃到了他们的家乡福建。
事故发生了!
在前往福州的途中,一艘载有该家庭物品的货船遭到风暴袭击,全部沉入大海。
曹德旺出手这么大方,家境一定很富裕吧。
从那以后,曹家一贫如洗,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
由于小学只有五年级,曹因家庭原因辍学。
他的母亲带来了一头奶牛,他成了一名牧民。
但曹虽然没有学习,的心仍然渴望知识。
他用割马草攒下的钱买了《新华字典》 《辞海》,开始自学。
他有多喜欢学习?在随后的采访中,曹对说:穷到揭不开锅的时候,全家人只能靠喝凉茶填饱肚子。
用牛来割马和草毕竟不是一条出路。
只要是印有字的纸,我都会拿起来学。
卖水果时,曹每天凌晨2点起床,骑自行车进城买水果,走了一整天,天黑就到家了。
饭后,曹一头扎进被窝,一直睡到第二天凌晨2点。
十六七岁时,他跟着父亲四处做生意。
除了卖水果,他还卖香烟、修理自行车和木耳。
这样周而复始,他愣是一次也没抱怨过。
虽然他的文凭很低,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已经积累了很多财富,磨练了自己的意志。
如果他沿着这条成长之路走下去,他很可能会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小小年纪,吃了不少苦。
1984年游览武夷山时,曹给母亲买了一根拐杖。
上车时,拐杖撞到了玻璃,司机开心地说:和玻璃结缘,完全源于一次巧合。
曹愕然:你小心点,一块好几千呢。
当我到家时,我发现汽车玻璃市场几乎被日本、欧洲和美国垄断了。
中国从来没有人开过生产玻璃的公司。
一块玻璃就要好几千?,曹认为。
他做了一个不明智的决定:我们的钱,不该被外国人赚走
下定决心容易,但做起来难。
如果我想生产没有技术和人才的玻璃,我该怎么办?
曹又开始四处游历了。
他到处打听,得知上海玻璃厂有一套旧的设备图纸。曹连夜赶到上海,花了2万元买下了它。他夜以继日地开始他的研究。
为了培养技术人才,他还带领一个团队视察芬兰玻璃工厂。
中国人应该有一块自己的汽车玻璃!
凭借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他还获得了美国设立的短短半年,成立了福耀集团,他的玻璃投入生产了。。
这个奖项被称为企业界的奥斯卡。
“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同时,他也是第一个让中国玻璃走向世界的人。
数据显示曹德旺是第一个斩获该奖的中国人。
然而,向美国扩张的道路并不平坦。
1995年,曹将福耀带入美国市场。
由于价格优势,福耀集团的玻璃一再领先,逐步打破美国本土玻璃的垄断。
看到外来者侵占了他们巨大的市场份额,有些人坐不住了,于是向商务部举报,中国70%的汽车、全球25%的汽车,安装的玻璃,都是曹德旺的工厂生产的。
说福耀集团在美国搞低价倾销。
对于许多在美国的中国公司来说,面对商务部的处罚,他们往往选择服从和讲和。
因为他们知道,在美国,反对美国商务部,必然不会有好结果。
曹心里也清楚,战斗的结果很可能是自己的损失。
但他还是决定:他们受到了商务部的警告和处罚。
在他眼里,将美国商务部告上法庭。
这不是一家企业的得失,这是中国人的尊严和决心。
尽管目前有困难,他必须让中国玻璃走向世界。
为了赢得这场官司,他花了数百万美元,雇佣了最好的律师团队,并花了三年时间加班加点寻找材料和咀嚼数据。
“是为了人格的尊严,共和国国徽的庄严,为了一个真理”。
终于,胜诉了!
胜利的那一天,曹和往常一样早早就上床睡觉了。
同事们欢呼着给他打电话,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曹冷冷地说:成了第一个打赢美国商务部的中国企业。
同事们沉默了一会儿。
对曹来说,事实就在他这一边,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这一胜利不仅打开了美国市场,也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在海外的发展。
他们还要求中国企业停止害怕美国商务部的挑衅,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胜诉就胜诉了,明天再说也行,何必大半夜地给我打电话。”
宾利、奔驰、宝马、路虎和奥迪等奢侈品牌都是福耀集团的合作伙伴。
中国汽车不再担心买不起玻璃。
他还得到一个头衔:如今的福耀集团,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
在这场战斗中,曹赢得了王德的名利。
包括花旗银行在内的许多银行都愿意向福耀提供无担保贷款。
他的经历也被拍摄成纪录片《美国工厂》。
这部纪录片聚焦于中国人在美国建厂遇到的困难。
尽管冲突仍在继续,但即使是现在,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文化冲突。
然而,福耀集团为当地人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许多失业的当地人也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因此,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现场,导演在颁奖时用中文感谢了曹。
他说:“谢谢你,曹王德。”
在当时,曹不仅是一个把自己的公司推向海外的企业家,而且还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曹为,中国玻璃大王
早先有人问他:企业家的信念是什么?
曹说:中国人到美国办企业,最关键的不是赚多少钱,而是让美国人改变对中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为了实践这一信念,让中国企业成为一面旗帜,他还要求家人收回他们的美国绿卡。
他告诉他的孩子们,如果他们不归还绿卡,他们将无法继承他们的财产。
国家因有你而强大,社会因有你而进步,人民因有你而富足。
“我们曹家不能移民的,如果我们移民,中国人就没有玻璃。”
从无钱读书、靠卖水果为生的贫困青少年,到捐款100多亿元的企业家,曹走过了一段极其艰难的历程。
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使中国的汽车玻璃从完全进口发展到自给自足。
它还能让中国企业家走出国门,为更多人所知。
“我的根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