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4 16:21 来源:新京报
从带领十几个人被迫创业,到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再到走向互联网金融,汪静波和诺亚财富抓住了时代的机遇。
2015年8月20日,《财富》杂志发布了最新的美国股票和5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百强增长最快公司”名单。排名第一的是诺亚财富,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财富管理机构。
以快速的增长率来判断诺亚更准确。回顾诺亚的创业历史,“一家之主”汪静波带领创始团队从一个十几个人的微型企业发展到今天的2000多人,只花了10年时间。
诺亚经历了什么样的快速增长道路?诺亚财富的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汪静波是什么样的金融女性?
被动创业
汪静波被迫自己创业。
2005年5月,当时一家知名证券公司诺亚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汪静波宣布,这个被誉为国内证券公司“第一个私人金融部门”的部门将被切断。当时,证券业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汪静波的老雇主遇到了大麻烦。裁员、部门裁员和减薪已经成为强制性的。由汪静波领导的财富管理中心属于下岗人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汪静波与几个部门的同事进行了磋商,共同走上了创业之路。像许多初创公司一样,诺亚在浦东陆家嘴一个只有100多平方米的小办公室里起步很艰难。为了获得顾客,汪静波和她的伙伴们,像今天的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年轻人一样,在社区门口摆摊分发宣传材料。
幸运的是,生意开始慢慢好转。诺亚很幸运,汪静波也很幸运。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诺亚一出来就站在财富管理行业的最前沿。当诺亚财富在2005年独立时,贸易和工业资产开始了金融化的进程。这个机会是宝贵的。作为这个行业的先驱,诺亚财富成功地锁定了市场地位。
诺亚应该是汪静波蓝图中的“小而美丽”。从一个企业的起步看未来,实际上没有多少人能看得清楚。前方的路在摸索。在这里,会有各种因素在起作用。例如,红杉资本的大亨沈南鹏看中了诺亚财富,一股驱动力很快形成。
2007年的一天,汪静波和沈南鹏相遇。仅仅45分钟的交流后,他们确认了合作意向。这对沈南鹏来说是一项非常成功的投资。红杉以更低的价格进入诺亚,但回报惊人。当然,红杉和沈南鹏的加入也给诺亚带来了很好的支持。2008年6月,红杉中国第一期人民币基金委托诺亚财富(noah wealth)作为其唯一的筹资顾问,共筹资10亿元。当时,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到处蔓延。尽管这个过程并不容易,诺亚完成了筹款任务,这对诺亚的成长是有益的。
2010年11月,诺亚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这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当钟声响起时,诺亚的创始人,包括汪静波,拥抱着哭泣。从2005年创业到五年后成为上市公司,创业一直很困难。沈南鹏显然在诺亚的快速上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位杰出投资者的行业洞察力、国际视野和人力资源帮助诺亚加速起飞。
汪静波几年前喜欢提到西班牙的梅尔卡多超市,因此自称诺亚是一家精品金融超市。在诺亚建立了戈菲尔资产(Gopher Asset)等商业部门后,“超市说”逐渐不再被提及。这位诺亚女性领导人不喜欢高调宣传,愿意花时间在产品创新上。对于财富管理机构来说,产品比销售和品牌推广更重要。
汪静波参与第三方财富管理并不是一个高利润的行业。一位商业银行巨头曾经对汪静波说,“我不能做你的工作,最困难的工作。我们最好找一家像宝钢这样的企业,投入数千亿美元,这样我就放心了。”
诺亚转型
据记载,在《圣经·旧约全书》年,上帝对诺亚说,“一个接一个地用地鼠木造一只方舟,用松香涂抹内外。”由于地鼠木材的优良品质,诺亚方舟能够拯救千载难逢的洪水中的所有生物。帮助客户选择好的金融产品是诺亚一直在做的事情,但如果诺亚只管理第三方的财富,他将面临模型的考验。
2009年,诺亚决定建立地鼠资产。
当时,中国的金融服务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一些客户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当时工业环境的变化有关。
2010年,金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戈菲尔资产是诺亚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其核心业务是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私募股权FOF)、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家族财富管理和创新业务。它为高净值人士、富裕家庭和机构投资者提供证券投资、资产配置和全方位资产管理服务。接受客户委托,选择基金或基金经理进行组合投资是最重要的业务模式。
戈德菲尔德资产(Goldfield Asset)的成立也意味着诺亚开始转变为一家全面的金融服务提供商,尽管当时口号并没有明确提出。事实上,诺亚将从一个独立的财富管理机构或一个有利于产品销售的渠道开始拥有自己的“干货”。戈菲尔的建立就像屈臣氏出售自己品牌的水。诺亚从中介变成了自己制作产品。当然,第三方业务并没有放弃。
Gopher的业务增强了诺亚的盈利能力和产品可持续性,因为诺亚的产品以前归他人所有,如果供应商不愿意与诺亚合作,他们会更加被动。例如,这种信任在一段时间内并不十分合作。同时,这也增加了风险,投资也有风险。
2009年,FOF还是一个新事物。市场上的FOF由国有资本主导。另一方面,私募股权客户已经很少,Gopher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向客户证明FOF的投资组合收益等于FOF产品的双重收费问题,从而让客户接受产品。
Gopher Asset成立和诺亚上市后,这个财富管理机构稳步发展。到2012年第二季度,也就是说,诺亚在上市后的两年内,在全国范围内从28家分行增加到60家分行。从14,000个注册客户到34,000个注册客户。从308名财务经理到550名财务经理。分配给客户的资产从200亿元增加到600亿元。据统计,诺亚已经为客户提供了6万多项动态服务。
2012年9月,诺亚引入麦肯锡的战略咨询团队,为诺亚的未来设计更好的蓝图。擅长产品创新的汪静波比内部管理层矮。麦肯锡的服务为诺亚的战略框架设计和系统修复提供了外力。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林国峰(Lin Guofeng)开始依恋诺亚,并最终在2014年底加入诺亚的业务,成为诺亚财富的首席执行官。
从1到N
2013对于金融和互联网行业来说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年。今年,互联网以其开放、平等、合作的包容性利益理念,对一直以服务高端客户为中心、资源垄断程度高、甚至充满神秘感的金融业产生了冲击。
就在今年,汪静波开始感受到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但她出生在传统的金融业。她总是不熟悉互联网,对年轻人的世界充满疑虑。
整个2013年,汪静波都很纠结。她觉得前方有雾。有时沈南鹏不得不每天给她打几次电话,说诺亚想要拥抱未来,而不仅仅是离线。但是汪静波不明白这些,所以她不得不改变自己,学习网络思维。
长期以来,汪静波和互联网领域的年轻人之间的对话并不顺畅,几乎是在不同的渠道上。这让她非常沮丧,直到她遇见黄俊鹏。“我能理解他说的话,然后我会选择他。我认为我们是命中注定的。”
黄俊鹏已经为互联网巨头腾讯工作了将近10年,曾经负责腾讯的电子商务业务。他有虱子
黄俊鹏和他的朋友后来离开腾讯,建立了一个名为“元公宝”的O2O平台,因为他们出生于团购行业,专注于为人们提供O2O服务。当时,它被称为“圆公宝”。然而,这个“宝藏”与财务管理无关。做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做起来并不容易。我有点困惑,没有方向感。我也想成为一个社区。
这时,天使投资人戴志康帮助了他们。他把黄俊鹏和汪静波带到了一起,最终提升了《元功宝》,成为诺亚新的职业平台。“元公宝”财富管理平台成立于2014年6月,专注于互联网财富管理业务,瞄准白领精英,定位为“白领私人银行”。诺亚一直为高净值客户服务,他将一些目标客户转移到了白领群体。
圆公宝上线后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即元功宝上线后12个月,平台融资金额达到60亿元,平均投资额为12万元。其中,5%的客户来自诺亚的传统业务,95%的客户不是诺亚的原始客户。
2015年,诺亚进一步加强了互联网金融的布局。沈南鹏也不闲着。红杉资本于2015年成功干预元公宝。3月18日,元功宝正式接受红杉资本注资数千万元人民币。黄俊鹏表示,“此次融资获得的资金将用于加强袁公宝的综合金融服务,如公共资金、保险和海外美元产品的供应。融资资金还将用于加强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加强品牌和市场推广,让更多的白领精英享受到“圆公宝”专业、便捷、优质、值得信赖的理财服务。“沈南鹏认为,”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现在正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传统的私人银行(客户)主要是所谓的高净值个人。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富人和中产阶级的崛起,更大的财富群体是中产阶级。过去,为他们服务的手段是有限的。今天,有了互联网,向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并非不可能。这也是我们投资诺亚“元恭包”的最重要原因
在《元恭报》迅速成长之后,汪静波松了口气。然而,诺亚的发展速度并没有就此止步。如果我们说诺亚在2005年开始自己的事业并步履蹒跚,今天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过程,诺亚的一系列衡量标准现在有了更多的1到n的含义。汪静波认为从0到1,一定有一个从1到n的过程。“n”的含义丰富。在诺亚目前的集团结构中,除了第三方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互联网金融,他还更多地考虑了海外业务和全球开放的产品平台(如投资银行)。
此外,诺亚还打算“深入”他的客户。例如,诺亚的“伊诺克教育”目前由汪静波的丈夫谭文清领导。这个平台将来主要有三个业务。一个是面向高净值客户的高端学习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