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16:10 来源:新京报
在香港,我不知道李嘉诚何时从当时人们崇拜的“超人李”变成了“邪恶的资本家”。所有这些都源于“房地产霸权”,这是近年来香港草根阶层使用的一个高频词。
2010年,一本名为《地产霸权》的书在香港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书中描述的香港社会基本上是由李嘉诚家族、新鸿基的郭氏家族、恒基地产的李兆基家族和新世界的郑裕彤家族控制的。在香港经济起飞阶段,他们抓住机会垄断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从而垄断香港的经济命脉。
其中李嘉诚是最多的。
2013年1月,据称由一名香港小学生撰写的作文《李家的城》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在这篇作文中,小学生描述了他在李嘉诚为首的“霸王”阴影下的生活:“屈臣氏、白家、和记电讯、惠康7-11.一个接一个地看着盛格拥有的房产,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香港所有的店铺,无论是哪种类型,都是程大哥的祝福和礼物。”
《李家的城》说:“李嘉诚,其实香港是李嘉诚的城市。”
在香港社会的草根阶层眼中,李嘉诚的财团垄断了香港人生活的周边,从房子到电灯、药店、百货公司到打电话和看电视……“皇后城”已经成为“李嘉诚的城市”。人们逐渐憎恨他对香港的垄断和“控制”。在这种垄断和“控制”中,普通人似乎逐渐看不到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和基层反击的希望。
当然,李嘉诚对“房地产霸权”的想法极其反感。他曾经说过,房地产霸权的想法真的是一个笑话。他相信香港仍然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商业社会。他所在集团99.9%的业务也需要与同行激烈竞争。
但是社会底层和李嘉诚之间的矛盾加剧了。2013年3月,和记黄埔香港国际码头公司的码头外包工人举行罢工,抗议过去15年工资的增减。李嘉诚绿色邪恶的脸出现在罢工现场。罢工者在长江中央总部前竖起横幅,指责他是一个“奸商”。罢工以工人接受加薪而告终。
如前所述,半年后,李嘉诚开始了一系列“撤资行动”。
”但李嘉诚是李嘉诚,其他人是别人。每个企业和企业家的情况都不同。香港老板在内地的投资不会轻易受到影响。“香港贸易协会秘书长说,当然,因为国内经济结构正在调整,香港老板们也必须作出改变以适应这种调整。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了香港商界代表,包括李嘉诚、恒基地产董事长李兆基、嘉里董事长郭鹤年、九龙仓集团董事长吴光正、嘉华国际董事长吕雉、新世界发展董事长郑家纯。
上述香港贸易协会秘书长表示,这次会议温暖了香港商界。」中央领导人的欢迎代表了国家的重视,进一步增强了香港商界在内地投资的信心。“
根据媒体梳理的公共信息,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除李嘉诚家族外,其他强大的香港公司仍对其在内地的投资持乐观态度,并未减少在内地的投资布局。例如,新鸿基地产2014-2015年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集团在内地的土地储备持续增加,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持续增长。恒基地产在中国大陆10多个城市拥有近30处房产,包括北京、上海和广州。内地房地产开发销售收入28.04亿港元,同比增长190%;内地房地产租赁总收入8.52亿港元,同比增长21%。在郭鹤年家族计划在内地开设的54家香格里拉酒店中,有8家将于2015年至2018年陆续开业。
与高涨的公众意见相比
正如《人民日报》所说,今天的大陆有足够的信心接受任何资本的回归。中国经济占世界总量的12%以上。这么大的盘子和这么重的重量,商人的退出会影响基本面吗?在全球化时代,资本流动是正常的,但没有必要对此感到不安。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周刊》